联华众创空间 logo
联华众创空间

国家医疗保障局有关负责人就《关于阶段性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阶段性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就《意见》发布后媒体和公众关心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出台《意见》的背景是什么?

  答: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国家医保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在科学评估基金承受能力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收治医院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收治”,于1月下旬陆续出台政策,将卫健委诊疗方案中涉及的药品和诊疗项目临时纳入基金支付;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多个渠道支付确诊和疑似患者的诊疗费用;迅速向收治患者的医疗机构预拨专项资金,一律实行先救治、后结算;明确参保单位和个人可延期缓缴医保费,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

  随着防控形势出现积极变化,各地开始推动有序复工复产,努力将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当前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经济社会秩序,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一定困难。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国务院第82次常务会议部署,研究提出了阶段性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的指导意见。总的看,目前职工医保基金有能力支撑减半征收措施,参保人当期待遇享受不受影响。这一措施可以减轻企业负担,有助于稳定社会预期,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和稳岗。经初步匡算,若全国普遍实施,减征措施最大可为企业减负1500亿元左右。

  问:《意见》的主要政策是什么?

  答:按照国务院第82次常务会议部署,此次阶段性减半征收职工医保费的总体考虑是:国家下发指导意见,明确基本思路,不对各地减征提统一的具体要求,由各省指导统筹地区根据实际,在确保基金收支中长期平衡的前提下,制定具体政策。一是明确阶段性减征的幅度和时限,从2020年2月起,对职工医保单位缴费部分可实行减半征收,减征期限最长不超过5个月。二是地方分类施策,原则上统筹基金累计结存可支付月数大于6个月的统筹地区可实施减征;小于6个月但确有必要减征的,由各省统筹考虑安排。缓缴政策可继续执行,缓缴期限原则上不超过6个月,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三是同步加强有关管理,要确保待遇享受、加强基金管理、做好政策衔接。决定实施减征政策的省份要于规定时限前制定具体方案并报备,各级医疗保障、财政、税务部门要协同做好政策落实。

  问:阶段性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对基金平稳运行是否带来较大的压力?

  答:医保局成立以来,向改革要红利、向管理要效益、向创新要活力,通过打击欺诈骗保、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开展药品集中招采、加强基金预算管理等多项举措提高基金运行的效率,医保基金总体运行平稳,保持当期有结余,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累计结存可支付月数22.9个月。

  从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病例发病情况和医疗费用水平来看,疫情相关支出对医保基金影响有限。疫情发生以来,我们一直密切关注各地诊疗服务,从了解的情况看,非疫情相关的患者就诊意愿下降,医疗机构门诊和住院服务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降幅在20%左右。考虑到疫情结束后,疫情期间未就诊患者的就医需求将逐步释放,但总体上对基金支出影响也有限。

  经综合研判,实施职工医保阶段性减征措施是具备条件的。考虑到各地基金运行不平衡的实际,我们采取国家定大的原则、省里指导统筹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减征的办法,既能兼顾基金平衡,也不影响待遇享受,又能支持减轻企业负担。

  问:请问阶段性减征措施是否会影响参保人员待遇享受?

  答:医疗救治工作是疫情应对的重中之重,疫情发生后,国家医保局立足本职,会同有关部门两次发出紧急明电,明确提出专项要求,综合运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综合保障,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一是对于确诊和疑似患者,按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减轻就诊后顾之忧。二是针对疫情特点,有针对性的免除医保目录、支付限额、用药量等限制。三是由就医地医保经办机构预付专项资金,无论是本地或异地患者,都实行先救治、后结算。

  近年来职工医保制度总体运行平稳,2019年统筹基金当期结存2066亿元,当年底累计结存1.36万亿元。保障待遇支付我们是有信心的,也是有能力的。《意见》强调,要确保待遇支付,实施减征和缓缴不能影响参保人享受当期待遇,同时要求医保经办机构要优化办事流程,不增加参保单位和群众事务性负担。

国家医疗保障局有关负责人就《关于阶段性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关联内容
 关联内容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意见 国办发〔2021〕42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的通报 国办发〔2021〕44号 
  关于开展京津冀区域内就医视同备案工作的通知 京医保发〔2023〕7号 
  关于印发《北京市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 京人社事业发〔2023〕5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冠患者医疗费用保障工作的通知 医保发〔2023〕11号 
  关于命名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的通知 国卫人口函〔2023〕57号 
  关于启用出生医学证明(第七版)的通知 国卫办妇幼发〔2023〕4号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加强口岸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国办发明电〔2021〕14号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通知 国发〔2021〕26号 
  国务院关于同意在澳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设立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和国家安全技术顾问的批复 国函〔2021〕121号 
  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 京医保发〔2022〕41号 
  ​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大病医疗保障政策的通知 京医保发〔2022〕38号 
国家医疗保障局有关负责人就《关于阶段性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关键字
 关键字
  基本医疗保险  指导意见  阶段性  减征  职工
  国家医疗保障局
 点击上述关键字,可查看更多对应内容信息。
国家医疗保障局有关负责人就《关于阶段性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关于阶段性缓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的通知 京医保发〔2022〕26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21〕14号

 北京市医疗保障局 北京市财政局 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关于阶段性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的通知 京医保发〔2020〕11号

 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医疗保障局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做好阶段性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有关工作答记者问

 国家医疗保障局有关负责人就《关于阶段性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国家医疗保障局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阶段性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的指导意见 医保发〔2020〕6号

国家医疗保障局有关负责人就《关于阶段性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关键字搜索
 搜索

上述内容如果没有如意的结果,可尝试调整关键字[]后再搜索

关键字之间分别添加空格、+、-表示同时包含、分别包含或排除关键字(示例:基本 医疗+保险 -养老保险)



   虚拟地址注册公司

 虚拟地址开公司

 虚拟地址注册公司

 北京科技园区虚拟地址

 延庆科技园区虚拟地址

 西城科技园区虚拟地址

 国家医疗保障局有关负责人就《关于阶段性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虚拟办公室注册公司

 北京虚拟办公室

 延庆虚拟办公室

 西城虚拟办公室

 通州虚拟办公室

 顺义虚拟办公室

 国家医疗保障局有关负责人就《关于阶段性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工位出租

 联合办公工位出租

 CDD创意港·嘉悦广场联合办公工位出租

 西红门联合办公工位出租

 天宫院联合办公工位出租

 北京联合办公工位出租

 国家医疗保障局有关负责人就《关于阶段性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信息浏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任免人员 2022年9月24日

 关于印发《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的通知 国科发监〔2022〕221号

 广播电视无线传输覆盖网管理办法 第13号

 地下水管理条例 第748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 国办发〔2021〕40号

 国家医疗保障局有关负责人就《关于阶段性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服务与支持              
 

公司注册

 

开办公司

 

社团组织

 

社保人事

  业务洽谈:010-61256989  

微信扫码洽谈

 

虚拟办公

 

财税代理

 

工商登记

 

经营推广

  支持&服务:17319287279    
 

共享办公

 

资质办理

 

企业登记

 

法律事务

     
 

单间时租

 

知识产权

 

公司登记

 

网站建设

 

   
 

房屋租赁

 

法律事务

 

经营异常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挂靠公司

             
                     
 

版权所有 @2020   联华众创空间  京ICP备18022180号-16

  网站导航  Sitemap 法律声明 隐私保护...  
电话咨询
电话咨询
微信

微信扫一扫
洽谈联系更方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