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华众创空间 logo
联华众创空间




注册地址/挂靠地址出租·工位/办公室出租·工商/税务/银行核查拍照·异常解除
服务单位 联华众创



微信扫码
咨询洽谈 · 预约考察
高效便捷

电话 010-61256989
手机 17319287279(微信同号)
注册地址/挂靠地址出租 3500~5000元/年
工位出租 600~1000元/月
办公室/会议室/洽谈室…出租 40~80元/小时
公司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 500元起


石景山区“十四五”时期“智慧石景山”建设发展规划

石景山区“十四五”时期“智慧石景山”建设发展规划

前言

  智慧城市是城市治理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十四五”时期是石景山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借力冬奥会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强化信息化建设构建城市治理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打造“智慧石景山”将成为石景山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实现城市治理水平全面提升的重要抓手和战略保障。

  根据石景山区委、区政府关于制定“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十四五”时期石景山区将加快推进国家级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绿色低碳的首都西部综合服务区、山水文化融合的生态宜居示范区建设,积极融入首都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智慧石景山”建设。

  为了落实“智慧石景山”建设的重要部署,在石景山区“十三五”时期信息化发展规划完成情况基础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智慧城市发展行动纲要》《石景山区“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二Ο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形成《石景山区“十四五”时期“智慧石景山”建设发展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石景山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应对信息化发展新形势,在发挥石景山区既有优势的基础上,启动并统筹推进了“智慧石景山”建设。依据《石景山区大数据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的安排,全区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据资源共享,着重在城市管理、市民生活、经济发展、政务服务、数据汇聚等方面进行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据信息资源在城市管理、市民生活、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信息基础设施得到升级和优化,“互联网+”战略推动了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为首都西部综合服务区的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1.取得的发展成效

  信息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全区不断推进泛在、融合、智能、可信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4G网络信号全域覆盖,商务楼宇千兆光纤接入100%覆盖,有线宽带接入全面推进光纤入户,全区具备100兆宽带上网接入能力的居民达20余万户,平均宽带接入速率提升40%以上。

  数据信息资源价值得到释放。大数据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全面实施城市大数据贯通工程、汇聚工程、精治工程、产业工程并取得积极成效。数字经济发展迅速,已聚集一批以数据为核心生产要素的创新企业,软件信息服务、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数据管理、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高端企业群。

  电子政务进一步深化。以数字光纤有线政务外网、政务内网、移动政务专网为核心,构建了“智慧石景山”坚实的一体化政务网络平台。区电子政务网络已覆盖全区104个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254个社区居委会、科队站所,移动政务专网接入联通、移动、电信三家运营商4G专网,为移动终端访问政务内部资源打通了安全通道。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实现1200余项网上全流程办理。完成全区政府部门三级目录体系编制,覆盖34个部门,累计汇聚数据7000余万条,交换数据近2000万条。完成全区数据汇聚17个系统接入,围绕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养老服务、医疗卫生等重点领域,新增开放50余项高价值公共数据。

  各领域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提升城市运行管理信息化应用水平,完善网格化城市服务管理及接诉即办热线服务,实现区、街道、社区三级体系全覆盖。促进城市应急方面的信息化应用,如危险源监控、疫情防控等,城市应急事件管理、自然资源监控管理等覆盖面达到80%以上。推进民生及其服务领域的信息化应用,如医疗健康、在线教育、社区服务、社会保障等已经覆盖全区100%户籍人口。开展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雪亮工程”)工作,充分发挥视频监控系统的作用,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信息化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在政策规范方面,相继出台了《北京市石景山区“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大数据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等系列具体文件和实施意见,为推动全区信息化发展提供积极的政策支持。在规划落实方面,依据《石景山区落实北京城市战略定位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三年行动计划》,积极促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推进落实工作方案。在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方面,建立健全了智慧石景山信息化项目管理规范机制,为信息化项目的启动、建设、管理提供支撑。

  2.存在的主要不足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够。三级链路带宽资源不足,大部分社区节点上联网络带宽使用率超过80%。各部门自建系统产生数据资源仅占各部门应共享数据总量的11%。区级大数据平台在数据处理、数据多维分析、人工智能等方面能力尚未具备,数据分级保护、大数据算力亟待提升,现有政务云计算平台不能满足存储及计算需求。

  数据价值挖掘能力与信息化精细程度不足。政府业务应用数据资源价值尚未充分释放,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公共数据开放度低,基于数据的社会化应用程度低。数据资源红利在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方面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利用。信息化在支撑城市治安、综治执法、市场监管等方面,在决策支撑强度、网络应急联动方面能力不足。

  数字经济缺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产业规模较小,目前形成一定规模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仅44家,占全区高精尖企业的15.7%,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的5%。产业的集群效应还不明显,经济效益偏低。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在信息安全保障制度建设和实施方面,完善程度还不够,部分信息设施的安全保障措施还不够严密到位。在数据安全方面,需更加完善的分类分级体系及相应的数据安全保障措施与机制。

  (二)面临形势

  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世界经济的衰退、贸易壁垒的重启都在改变世界原有的政治经济格局,科技创新作为未来驱动产业变革、城市发展的主要力量,成为推进全球城镇化、城市治理现代化、公共服务便捷化、基础建设普惠化、产业经济高端化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推动着全球智慧城市建设开始向治理模式多方共治、服务体验便捷高效、产业生态繁荣多样的方向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明确提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十四五”时期是北京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的重要时期。作为首都中心城区,石景山区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加快“三区建设”,融入首都新发展格局优势更为明显。服务保障冬奥筹办和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为石景山区发展创造难得的“两大机遇”。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成为推动石景山区新阶段新发展最为突出的“两个关键”功能。把握新发展格局机遇的同时,石景山区也面临着主导产业优势不足、“四老四少”短板明显、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与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仍有差距、城市建设和管理还有弱项、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亟待加强等挑战,因此“十四五”时期仍然是石景山区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胸怀“两个大局”,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面对机遇与挑战,石景山区应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服务保障冬奥筹办和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为重点,以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为关键,以构建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为着力点,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落脚点,深化“智慧石景山”建设,着力实现从“局部采集”到“全面感知”、从“数据分散”到“整体统筹”、从“事务处理”到“改革牵引”、从“强弱不均”到“整体繁荣”、从“政府自营”到“开放协作”的五个转变,全面重塑城市治理模式,培育发展新动能,高水平建设好首都城市西大门。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实“七有”“五性”要求,立足区域战略定位,以泛在规范的感知体系为突破、以融会贯通的数据为核心、以广泛普遍的联接为手段、以开放协同的全域应用场景为牵引、以健康可持续的创新生态为原生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与深化改革为有力保障,全局性谋划、统筹性设计、创新性重塑、持久性攻关,构筑石景山发展战略新优势,持续打造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城市智能体,成为新型智慧城市标杆。

  (二)基本原则

  人民至上,服务为本。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智慧石景山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社会公众和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着力发挥信息技术手段在城市管理、服务和决策中的作用,提高便民、惠民的智能服务能力。

  统筹协调,需求牵引。坚持区域战略定位,加强规划与实施路径的整体设计,以需求为导向,立足于市民生活、企业生产经营、政府服务管理的实际需求,科学制定具有挑战性、先进性的阶段性目标和总体目标。

  数据驱动,技术赋能。以政府、社会数据的汇聚、融合、共享、深度应用驱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向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渗透,激发新动力,释放新活力,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精准管理,保障安全。认真实行以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精细到位、防控结合、整体全面为特点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强化安全标准化建设和能力建设,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确保辖区的长治久安。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将石景山区建设成为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城市。统筹布局智能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全面泛在城市感知体系,城市数字新底座稳固夯实,做强做优“城市大脑”,开展城市管理、经济运行、社区治理、公共安全、冬奥安保、生态保护、交通管理、文旅教育等重点领域的应用场景创新建设,大幅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公共服务智慧化水平,基本建成全域感知、全网协同和全场景智慧的新一代智慧城市有机体。促进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和数字经济发展,助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高水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进一步提升网络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大力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以下简称5G)建设,实现区内5G网络全覆盖,积极推进5G网络商用服务,探索下一代通信技术试点应用。实现家庭千兆接入和商务楼宇万兆接入全覆盖。推进城市物联网感知和自动监测设施建设,实现物联网感知设备的统筹布局,基本建成城市感知体系。推进工业互联网基础网络互联互通,加快培育和发展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产业关键技术支撑能力与综合集成水平。

  进一步夯实城市大脑基础能力建设。强化云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全区统一政务云平台体系,统筹管理和分配区级基础设施资源,提升资源使用效能。提高大数据服务共性支撑能力,加强区大数据平台汇聚、管理和共享开放服务能力建设。推动人工智能算力和服务普及,建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向全区提供共性AI算力支撑服务,加强深度学习框架与算法平台的研发、开源与应用。

  进一步深化各领域智慧化应用。构建智慧石景山应用服务体系。统筹建设“领导驾驶舱”以及城市管理、经济运行、街道指挥、政务服务、奥运安保、智慧交通、智慧应急、公共卫生、生态环保等行业系统,强化跨行业、跨部门的智慧融合,促进业务的快速反应和政企社的高效协同,打造精准主动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智慧创新。建设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对城市治理和运行态势即时全景监测、智能分析与动态研判,提升政府管理能力,解决城市治理突出问题。

  进一步促进数字石景山创新发展。培育壮大数字产业,对标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落实北京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行动纲要,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工业互联网等产业发展,统筹布局一批高水平数字产业集聚区。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拓展数字化公共服务,促进公共服务和社会运行方式创新,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构建数字规则体系,营造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

三、主要任务

  (一)统筹信息网络升级,强化城市大脑体系基础支撑

  完善公共基础网络建设。推进5G基站建设,实现区内5G网络全覆盖。提高光纤覆盖率,建设技术先进、高速畅通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加快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部署,创新IPv6特色应用,增强网络智能化。积极跟进卫星通讯、量子通信等下一代通信技术。完善云计算、大数据等基础设施。促进技术、产业、网络和应用的协同发展,全面提升数字经济技术创新能力。深化5G网络商用服务,在无人物流、无人配送、智能交通、远程医疗、超高清视频直播、远程教育等典型场景开展示范应用,构建商业化移动互联网生态。

  夯实物联网基础设施。扩大窄带物联网络(NB-IoT)覆盖范围,加强对传感器、摄像头等物联网感知设备的统筹布局和共建共享,推进北斗卫星定位、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及摄像头等多种感知技术在消防安全、生态环境、公共安全、城市管理、交通治理、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加快形成集约高效、共建共享的城市物联网基础设施体系。

  优化提升政务网络建设。优化政务骨干网络,改造并完善核心网络设备和链路,扩充政务网络带宽,提高政务网络承载能力,实现全区各委办局、街道、社区自建光缆千兆接入,骨干网络万兆互联,最终形成大宽带、低延时的高速网络,支撑大数据集中汇聚及大数据流量增长,满足图像监控、视频会议等重要政府业务需求。

  提升工业互联网基础保障能力。实现工业互联网“五四三二一”总体部署,提升“工业互联网标准、工业基础网络、工业信息安全、工业大数据、工业软件/APP”五大工业互联网产业环节创新能力。推进“高端装备、能源电力、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四大重点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优化“公共服务、体验服务、拓展服务”三大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环境。加强“央地协同、产学研用协同”两大工业互联网协同创新能力。建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辐射津冀两地、服务全国的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基地”。

  (二)加快数据汇聚共享,优化大数据共性基础能力

  建设政务大数据中心。为区级基础设施资源进行统筹管理和分配,建设政务云计算平台,提供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和安全资源的弹性支撑,实现云计算平台资源的全方位无死角共建共用,提升区内基础设施资源使用效能。建设区级政务大数据中心及灾备机房,确保灾难发生时的数据安全,满足系统或业务的连续性要求。

  打造区级大数据平台。扩容大数据共享交换中心、大数据处理中心、大数据管控中心、AI计算中心、运维管控中心。依托区级大数据平台五个中心,系统性地开展数据共享、数据交换、数据比对、数据确权、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模型设计、数据存储、数据管控、数据服务等工作,将多源数据整合成标准、稳定、纯净、高效的高价值密度数据资源,为全区各部门开展大数据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支持各部门依托自由数据节点和区级大数据平台服务能力开展大数据融合计算,对于高敏感数据逐步探索“数据不搬家、算法多跑路”的数据共享服务新模式,进一步挖掘数据价值,提高数据共享运算效能。

  完善石景山区大数据资源。整合完善区人口库、法人库、空间地理库、视频资源库、信用库和宏观经济库六大基础库,加快建设疫情防控、政务服务、城市管理、经济运行、街道指挥等行业专题库,以及与全区各部门各业务相关的社会数据资源库。汇聚融合政务数据和企业数据等多源城市数据,完善大数据管理和开放机制,形成动态更新、精细准确的大数据资源池,为城市大脑提供数据资源支持,为智慧石景山创新应用和各部门业务系统提供共享数据,使数据资源得到更为广泛的有效应用,实现数据资源的保值增值。

  提升人工智能算力和服务。建设人工智能超高速计算中心,向全区提供共性AI算力支撑服务,加强深度学习框架与算法平台的研发、开源与应用。加强区大数据平台AI能力建设,依托大数据体系打造建模平台,逐渐形成数据应用的“模型应用生态体系”。提供AI计算引擎、知识图谱、搜索引擎、智能语音外呼、视频大数据分析等“积木式”共性组件服务,助力辅助决策、个性化推荐等智能应用,实现AI应用集约化发展。

  (三)提升城市大脑效能,推进智慧石景山创新服务

  采用点面结合、条块兼顾的方式,以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为主要方向,以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为目标,通过体系规划、信息主导、改革创新,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治理的深度融合。围绕提升政务效能、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优化营商环境、创建智慧社区和助力高端产业发展等全区重点工作,开展智慧化的主题应用,实现手段、方式、机制的全面创新。

  提升政府科学决策支撑能力。完善“领导驾驶舱”建设,实现宏观决策的全域态势感知和全局运行监测,为区委区政府提供深度分析和智能辅助决策支持。汇聚政府运行全过程数据,对数据进行深度融合处理和分析挖掘,提升政府运行各领域形势分析和发展评估的前瞻性和精准性。建设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对数据进行精细化的呈现,实现对全区运行态势全面感知,提升政务工作的主动性、精确性、合成性和时效性,统筹汇聚全区应急、交通、城管、经济、公共卫生、文化旅游等资源,通过资源、业务与应用的融合,实现跨部门统一指挥调度,集成全区力量,解决条块分割、多头指挥、信息延迟等问题,实现指挥模式的升级转型。

  加强数据驱动的政务效能。构建立体渠道网络,提升一体化服务。聚焦“全程网办、全网通办”目标,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统一入口、统一预约、统一受理、统一赋码、协同办理、统一反馈,持续深化窗口端、PC端、移动端、自助终端等多渠道入口的政务服务协同办理,实现自助终端重点区域全覆盖,促进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依托大数据行动计划,不断提高政府办公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基于大数据的政务效能。加快协同办公系统的应用推广,提升全区协同办公一体化水平,实现政府内部协同办公平台和移动办公系统的应用推广。构建区级数字档案馆,进一步拓展智慧石景山的基础数据资源。研究将人工智能语义分析、视频人脸识别等技术与文件审批、会议签到等功能相结合,节约行政成本,提高办公效率。

  加快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建设。构建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体系。建设城市事件全面动态感知、智能化调度派发、联动协同处置的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效率,夯实平战结合业务支撑体系,面向城市运行管理和应急处置提供全面保障,重塑城市管理模式。建设“热线+网格”智慧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大数据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推进社会治理由“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和实际问题。聚焦地下管网、工地监管、垃圾分类、环境卫生等工作中的难点痛点开展场景应用。

  构建智慧应急管理体系。统筹设计、建设、管理和更新应急指挥“一张图”信息资源库,完善基于大数据的应急处置系统。深化公共卫生、消防应急、市场监督管理等专项领域的应急建设,实现防范系统化、决策科学化、指挥智能化、保障统筹化。重点针对我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应急事件,构建基于可视化预案流程的事件处置指挥调度体系,增强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能力。强化全面监测安全生产、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在建工地等运行状态的城市风险管理,加强应急状态下一体化指挥调度与应急救援处置的能力。健全区级城市应急指挥平台,提升事中现场态势实时掌握和指挥调度能力、事后复盘分析与恢复保障能力,促进韧性城市建设。

  加强城市安防智能化建设。加强城市安全管理与大数据的融合应用,汇聚城市安全大数据,着力开展“雪亮工程”和智慧平安小区建设,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智能化、网络化管理,提升智能安防水平,打造优质、高效、便捷、智能生活环境。拓展消防物联网监控系统,提高火灾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应用水平,实现事前掌握消防设施情况、事后快速响应,提高消防安全自主管理能力。打造首钢园等重点区域的食品安全、餐饮保障、医疗药品监管、特种设备监控、商品质量管控等智慧化应用场景,提升市场监督管理水平。

  推进冬奥安保建设。基于场馆内部数据和场馆外围社会数据采集,打造集通信融合、指挥调度、应急预案、勤务管理、监测预警、舆情监测、联合作战、应急保障等功能的“一体化冬奥安保指挥平台”,汇聚共享多源数据,快速准确地推送定向信息,实时掌握社会、网络以及赛场赛事动态,为冬奥会提供更准、更快、更全的动态信息,多维展示数据分析结果和趋势预测,全流程掌控安保态势。

  加强交通智慧化运行。全面实现交通数据资源汇聚共享,通过打造“动静态一体化交通大数据平台”,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北斗导航等技术在交通综合治理领域应用,实施智能交通信号灯联网控制,研究推进智能化全自动立体停车设施等技术应用,持续推进停车电子收费改革,实施交通形象提升、交通缓堵保畅、交通秩序整治、静态交通管理、冬奥交通保障、民生服务等专项工作,全面提升石景山区交通形象,持续预防和缓解交通拥堵。

  实现环境智慧化治理。加强生态环境与大数据的融合应用,建设生态环境大数据资源中心,实现对全区生态环境数据资源的统一规划、集成和管理,形成区、街道两级的生态环境数据仓库,提高数据资源的动态容量管理能力。构建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平台,实现生态环境综合分析,发现污染的时、空、物特点和变化规律,为污染事件管理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撑。建立环境信息化管理体系,提升快速准确处理当前环境问题的能力,提升预测和推演未来环境问题的能力,满足未来环境管理需要,最终实现石景山区生态环境综合决策科学化、生态环境监管精准化。

  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统筹建设“一站互通、多源汇聚、分层统计、全景洞察”的经济运行平台。汇聚企业基础信息、企业运营信息、企业信用信息、政府项目及政策目录、楼宇资源等数据。提供综合经济分析、产业运行分析、创新发展分析、企业画像评估、产业空间分析等功能服务,为管理者提供经济运行决策支撑,盘活现有低效用地用房资源,进一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为潜在招商企业提供优质资源查看、政策解读等服务,为驻区企业提供惠企政策申报、政府服务诉求、活动参与渠道,优化区内营商环境,推动石景山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推动城市大脑街区应用。利用区大数据平台为基层进行数据赋能,围绕“法治、共治、精治”多管齐下,共创基层治理应用场景。建设石景山区街道综合平台,与区级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及职能部门形成数据上传和指令下达的区、街、居三级指挥架构,实现社区数据信息统一汇聚和分析,构建涵盖社区管理、政务服务、智慧养老、社会服务等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体系。依托街道综合平台,通过建设城市信息模型(CIM)推动石景山区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结合各社区特色,积极探索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智慧社区建设模式。

  加快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建设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平台,推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接入“城市大脑”,促进医疗卫生体系数据互联互通,提升智慧医疗服务水平。围绕应急值守、预案管理、资源保障、监测预警、应急辅助决策、指挥调度、应急演练、院前急救、传染病防控等应急管理内容,为专家和业务人员提供决策依据和分析手段,减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的威胁,采用最有效的控制手段和最少的资源投入,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加强文旅科技融合建设。整合旅游数据资源,实现景区智慧管理,提升旅游公共突发事件预防预警、快速响应、及时处理能力。推进智慧博物馆建设,实现可移动文物保护环境监测、无线传感实时监控、文物复合电子标签、藏品保护利用全过程智能管理等,提高博物馆预防性保护能力。推动八大处公园、国际雕塑公园等智慧景区建设,丰富数字服务平台内容,将旅游资源、景区活动、门票购买等功能纳入其中,在购票、入园、游园等各个环节为游客提供安全、便捷、优质的体验,助推区内旅游高质量发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采集分析大数据平台应用水平,推进在用户画像数据完善、服务供需精准对接、绩效考核动态追踪等方面发挥作用。

  加快智慧教育能力建设。创新信息时代现代化教育管理模式,促进区域智慧教育内涵发展。打造区域智慧教育网络学习空间,创新教育资源生成及共享机制。建设完善区智慧教育数据中心,对接北京市教育大数据平台,探索优化管理、提升绩效等方面的大数据创新应用。深化教育资源的精准化分析,实现教育资源科学分配、精准管理与智能决策。基于“互联网+教育”模式,持续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促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教育供给能力。

  (四)培育数字经济业态,构建融合创新高端产业群落

  推动区域科技创新。探索研究6G、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占据创新制高点。以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和新首钢园区等为重点,加快5G示范园区建设,开展自动驾驶、自动化物流、5G+VR/AR等人工智能场景的示范应用。鼓励结合各领域创新场景,推动前沿技术在石景山区工业、游戏、科幻和虚拟现实等特色产业落地应用,实现AI等技术赋能行业,提升城市科技创新策源能力。通过创新创业比赛等形式,优选发掘业界优秀项目进行应用推广,发挥标杆示范作用,打造智慧城市创新应用新高地。

  加快高精尖产业集聚发展。以“新基建”为牵引,重点聚焦5G、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和科幻等领域,培育一批具备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骨干企业,形成具有石景山特色和优势的高精尖产业集群。重点依托中关村石景山园、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等功能区域,推动工业互联网产业成为服务石景山区高端科技创新驱动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推进工业互联网与特色行业发展深度融合,带动全区产业高端化升级发展,打造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节点。做大做强动漫游戏、数字媒体、内容创作等优势行业,打造国家数字创意产业创新策源地。

  优化大数据产业发展环境。发挥区属企业、院校资源技术优势、渠道优势,引进专业团队共同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管理,持续聚合石景山区内外的数据、资金、应用场景三要素,整合大数据行业上下游企业,组建大数据产业联盟。以政府、社会资本共同出资,按照有限合伙制共同发起设立大数据产业基金。建设大数据产业孵化器,孵化大数据创新企业,培育大数据周边小微企业,加快区域大数据产业链建设,形成“多方参与、开放共赢”的大数据产业发展环境,将石景山区打造成具备智能化竞争新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新高地。

  (五)筑牢安全防护体系,增强信息安全统一管理能力

  强化新基建安全,筑牢创新发展基础。落实国家网络安全相关政策的要求,满足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要求,构建可信、可控、可管的安全防护体系。完善网络基础设施保护能力,加强安全认证、审计等防护手段。建立城市网络信息空间安全监测和态势分析,实现网络舆情、网络信息空间安全策略管控、网络监测预警、网络内容与行为管理、应急协同调度等防护能力。加强联邦学习、同态加密等安全新技术的研究,提升威胁检出率。智能感知各物联网终端安全态势,构建物联感知终端安全管理机制。整合政务云上资源,形成云安全资源池,为云上数据提供存储、传输、使用等安全防护,推动云计算服务模式的灾备能力建设。全面普及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等多视角安全服务,建立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建立事前防御、检测,事中防护和事后响应的全方位安全能力。

  加强数据安全防护,守住数字时代底线。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体系。以数据分类分级制度和标准为牵引,推动数据分类分级标注,并根据不同数据级别在采集汇聚、存储传输、共享开放、交易使用时采取针对性的技术和管理防护措施,建立基于分类分级的数据监测发现和应急处置体系。统筹建设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授权、数据加密、数据脱敏、数据溯源监测、数据安全态势感知等全区数据安全基础设施,为全区信息系统提供数据安全服务,整体提升数据安全防护能力。探索零信任和多方安全计算等安全机制。强化对数据专区的安全管控,在深化数据融合应用的同时保障数据安全。

四、保障措施

  (一)机制保障

  政府统筹,规划建设。加强政府统筹协调,石景山区大数据工作推进小组统筹区内“智慧石景山”规划、建设和产业促进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以项目制方式推进“智慧石景山”建设。按照“统筹规划、集约共享、绩效优先、规范管理、确保安全”的原则,加强规划实施和项目统筹管理,强化对信息化项目建设、系统运维、升级改造的全流程管理。

  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将重点任务纳入相关部门年度考核体系,提升督查考核质量,确保各项任务的高质量完成。落实“智慧石景山”项目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通过以数据汇聚、数据共享及数据应用指标的考核机制,调动各委办局的工作积极性。适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跟踪监测分析,系统开展规划中期、总结评估工作。

  (二)政策保障

  积极对接落地上位政策。紧密对接并充分落实国家及北京市在智慧城市、数字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产业政策,加快推动现有各级产业政策落地。加快与国家、北京相关政策对接,开展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的申报工作。

  积极做好本地政策制定。研究出台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研究制定大数据融合创新产业、软件信息服务业、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征信等方面促进政策。

  (三)资金保障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设立专项资金,每年安排不少于1亿元额度预算用于支持“智慧石景山”建设项目投入。重点聚焦对“智慧石景山”建设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升级有重大影响的技术进步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对“智慧石景山”建设工作中表现优异的企业及责任单位给予资金奖励。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采取股权投资等方式参与“智慧石景山”建设,重点支持核心技术开发、关键产品设备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项目。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上市融资、股权融资、企业债券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

  (四)人才保障

  重视人才引入工作。深化实施石景山区“景贤计划”,围绕石景山城市大脑发展需要,面向全球大力引进带有重大项目、带领关键技术、带动新兴学科的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高层次人才和引才机构的专项奖励,支持人才发展、培养与交流等平台建设。

  加强人才培养工作。加大政府信息化工作,强化领导干部培训。以岗位实践能力提升为重点,开展重点领域紧缺急需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培养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科幻等产业人才。

  (五)宣传保障

  通过发布产业发展报告、组织区域交流、媒体宣传和举办高水平展会等形式,全方位宣传区内信息技术服务产业优势和发展环境,提升区域产业的国内国际聚集水平。组织产业发展高层论坛、行业年会、峰会、科幻大会、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打造“智慧冬奥”“智慧冰雪服务”“智慧石景山”等品牌。加强与其他区县、省市的合作,鼓励区内优秀企业和龙头企业合作,以多种方式提升本地产业、本地企业的国际影响力。

下载附件
(1)石景山区“十四五”时期“智慧石景山”建设发展规划.pdf

 关联内容
  石景山区“十四五”时期“智慧石景山”建设发展规划 
  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首钢北区街区控规环境、水、交通区域评估取得市级批复 
  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发力,石景山规自分局高效核发低风险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石景山区住建委多项措施优化营商环境 
  石景山区优化营商环境添活力,巩固财源建设稳基础 
  石景山区政务服务局、石景山区市场监管局联合推出“证照联办”新服务 
  北京这五年|高质量发展看石景山 
  石景山概况 
  图解: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石景山区“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石景山区“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关键字
  建设发展规划
 点击上述关键字,可查看更多对应内容信息。

 相关内容

 石景山区“十四五”时期“智慧石景山”建设发展规划


 搜索

上述内容如果没有如意的结果,可尝试调整关键字[]后再搜索

关键字之间分别添加空格、+、-表示同时包含、分别包含或排除关键字(示例:基本 医疗+保险 -养老保险)




业务&资讯 咨询&服务

公司注册

开办公司

社团组织

社保人事

电话:010-61256989

虚拟办公

税务业务

工商登记

挂靠公司

手机:17319287279(微信同号)

共享办公

资质办理

企业登记

法律事务

单间时租

知识产权

公司登记

网站建设

房屋租赁

法律事务

经营异常

银行业务

微信扫码

财务业务

咨询洽谈 · 预约考察
高效便捷

版权所有 @2020   联华众创空间  京ICP备18022180号-16

网站导航  Sitemap  法律声明 隐私保护...
电话洽谈
手机洽谈
微信洽谈

微信扫一扫
洽谈沟通更便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