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政务服务中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让群众“只跑一趟”“一窗通办”
蓝色的皮、烫金的字,王晶晶拿着行政办事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高兴地说:“我终于可以持证上岗了!”王晶晶是一名区政务服务大厅综合窗口办事员,拿到证书的第一时间,她就拍照发了朋友圈,让家人和朋友一起分享这份喜悦。
持证上岗专业服务
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已进入5.0时代,为了满足企业与公众对于政务服务需求的不断升级,近日,区政务服务中心按照国家发布的《行政办事员(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办事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完成我区首批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办事员考核工作。2月25日,区政务服务中心向首批32名参加综合窗口办事员技能鉴定的工作人员颁发国家证书。王晶晶就是首批持证上岗的综合窗口办事员之一。
前几日,胡先生前来办理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旧证换新证业务,由于公司法人去世,王晶晶建议他先做继承相关的变更手续,再进行后续的换证业务办理。胡先生同意后,王晶晶积极帮助办事人填写信息、制作股东会决议、公司章程等材料,很快完成了业务办理,整个过程不到20分钟。胡先生特意在窗口写下了一封表扬信,他这样写道:没想到这么快就完成了全部业务的办理,我也是第一次遇到这么负责的工作人员,这办事速度和服务态度都值得赞扬!
千余项业务“一窗通办”
让群众“只跑一趟”
这几天,孟繁节有两件值得高兴的事,除了获得国家职业等级证书外,他还获得“北京榜样·政务服务之星”提名奖。孟繁节回忆起自己刚上班的样子:老师带教,自己手里时时刻刻拿着小本子,以便时时记录工作流程和重点。三、四十页的记事本几天就被写得密密麻麻,办理业务的速度也在飞速提升着。
政务服务大厅的每个办事员都需要掌握横跨几十个部门的业务办理流程。因此,对办事员来说,学习是始终不能间断的事情。每进驻一项新业务,孟繁节和同事们都要参加一轮培训,并在日常工作中跟随各委办局的老师学习。现在,孟繁节已经能熟练掌握300多项业务,涉及文化演出审批、建筑垃圾消纳备案、供热单位备案、停车场备案、律师执业许可、卫生许可、烟草经营许可等等。
如今,像孟繁节一样熟练掌握跨领域业务的办事员越来越多,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业务变得十分简单快捷。发改委、城管委、市场局、卫健委等40个政府部门的1485项业务进驻办事大厅,全部110个窗口都实现了“一窗通办”,让群众“只跑一次腿”。群众来办事再也不需要辗转奔波、重复排队。
相关负责人介绍,区政务服务中心严格履行国家的“放管服”政策,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各政策的落实落地,严格履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力争让广大群众只进一门,只来一窗,只跑一趟。
“两区”建设服务窗口
助力多元化涉外服务
区政务服务中心二层的13号窗口,看起来和其他窗口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如果遇到了涉外服务,这里就会摇身一变,变成“两区”建设服务窗口。杨子初就是“两区”建设服务窗口的办事员之一。他说:“作为‘两区’建设服务窗口的办事员,我们不仅要熟练掌握其他综合窗口办事员的业务,还要掌握涉外服务的业务办理流程,以便随时接待外国企业和外籍人才。大部分来办理业务的外国友人都会因陌生的环境和语言感到无措,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解决好他们的每一个问题,让他们感受到在西城工作和生活是非常舒心的。”
区政务服务中心“两区”建设服务窗口设立于2021年5月,目的是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生态,让外资企业和外籍人才在首都核心区享受自由化、便利化的政务服务,提供外资企业设立、税务及出入境业务咨询和受理、“两区”建设政策推送等多元化涉外服务。2021年度,“两区”建设服务窗口累计为外资企业和外籍人才提供咨询及受理业务共计21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新办17件、外籍人士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1件、外籍人士疫苗接种问题咨询2件,外籍高端人才政策咨询1件,受到了外籍企业和外籍人士的一致好评。
|
西城区政务服务中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让群众“只跑一趟”“一窗通办”关联内容
关联内容
|
|
|